油价断崖式下跌时间-油价下跌趋势

tamoadmin 2024-11-22

1.中石油上半年巨亏300亿,这么大的坑主要是谁的责任?

2.为什么油价下跌会导致输入性通缩?

3.俄罗斯干预汇率失败对中国有何启示

4.中国石油巨亏近300亿,负责人对此有何表示?

中石油上半年巨亏300亿,这么大的坑主要是谁的责任?

油价断崖式下跌时间-油价下跌趋势

根据新闻报道,中石油在2020年上半年,亏损达到了300亿。当然这只是中石油的中下游业务,其他业务都有盈利。不过这个亏损,也是不可忽视的。从社会形势来看的话,主要责任应该是疫情蔓延导致石油需求减少,而需求减少则直接导致油价大幅下跌,让石油产业的中下游出现了问题。从人为来判断的话,应该是有关领导没有做好决策,没能及时止损。

1、疫情的蔓延

2020年最大的问题,就是新冠疫情。很多人认为只要天气一热,病毒自然而然就消失了,可是现在已经进入秋天,疫情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上半年就不用说了,很多地区上半年连出入小区都要仔细登记检查。人连家门都不想出,更别说是开车出去了。也只有一些公共车辆,才有用到石油的地方。而普通的用户,在上半年对石油的需求,是很低很低的。虽然石油的利用面很广,但大部分还是家用车,用户需求减少直接导致石油无法售出,成品石油过剩。

2、石油价格大跌

无论是什么产品,价格都是根据需求来定的。当一件东西需要的人多,而它的量又是固定的,此时它的价格就会慢慢上涨。可当人们不需要的时候,无论它多么稀有,价格也无法上去。石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疫情导致全世界对石油需求减少,而石油价格只能选择一降再降。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降低,石油的销售业务影响很大,价格低还卖不出去,自然就容易亏本了。

3、人为原因

石油亏损也有人为的原因,当疫情出现的时候,石油的相关工作就应该减缓。如果不减缓的话,肯定会导致产品过剩。好在影响的只是中下游板块,中石油在其他版块的业务,还是赚了几百亿的。而且亏损也是相对性的,实际上并没有说的那么严重。

为什么油价下跌会导致输入性通缩?

输入性通货紧缩 :指进口大于出口导致的,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通货紧缩效应———企业利润减少;个人预期收入降低;宏观经济悲观衰退;价格下降;币值上升;金融秩序混乱等。

通货紧缩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下述一些方面:

一是生产过剩。产品供给大于需求,大量产品销不出去,造成通货紧缩的发生。一些国家的经济尚未从根本上摆脱生产过剩的制约,以至于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

二是有效需求不足。因受到股市低迷、投资减少的制约等负面因素影响,消费物价指数与以往相比有所下降,这也是通货紧缩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互为因果。正如一个胃病患者,说自己“消化不良”(需求不足)或“吃得太胀”(供给过剩)是一回事一样。三是作为全球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一直复苏不力,这对依赖美国经济带动的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同时,也促使这些国家的通货呈现下降之势。

首先,中国是全球主要的原油净进口国,2013年中国原油产量为2.0813亿吨,消费量为5.0738亿吨,出口量仅为92万吨,进口量达到2.8259亿吨,进口依赖程度达到55.7%,国内人均原油消费大概仅为全球人均消费水平的50%左右,随着今后我国原油消费规模的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也将显著提高。

国际国内原油市场具有较强的联动效应,且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直接导致国内原油价格及下游能源化工产品价格联动走低,国内成品油市场将可能在本月底迎来新定价机制执行以来的首次七连跌,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还对国内物价指数产生较重利空压制作用。

原油价格与国内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具有密切的关系。CPI构成中,交通、通讯类消费价格位居第4位,并占据9.95%的权重,而交通消费价格又与原油存在密切的关系。PPI构成中,根据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选取矿产、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机械产品、化工产品、橡胶产品、建材产品、轻工原料、农资产品作为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指数的构成大类。样本的选取充分考虑整体性和代表性,使样本形成的数据能有效代表全国的价格走势。显然PPI与以原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也存在密切的关系。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对国内CPI和PPI指数走势产生较强的助跌作用。

其次,原油不但自身是重要的能源品种,而且还是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的重要原材料,另外还是中下游较多能源化工品种的主要母产品。因此,原油在国内生产和生活资料价格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势必拉低国内整个物价水平,并对国内通货波动产生较重利空作用,使通货形势由膨胀向紧缩转换。

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能源上游生产、供应产业的景气程度呈现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原油价格上涨和下跌分别导致能源供应产业的利润的增长和缩减。同时,原油价格还与国内中下游能源化工行业的景气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原油价格适度上涨,则能源化工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联动走强,甚至由于终端消费需求旺盛,导致能源化工价格涨幅更大;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则能源化工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联动走弱,甚至由于终端消费需求疲软,导致能源化工价格跌幅更大。

在此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取向也将逐渐过渡至中性偏宽松,以适度增强资金流动性,降低能源化工企业的资金成本,缓解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带来的国内通货紧缩预期。

俄罗斯干预汇率失败对中国有何启示

事实上,外汇市场干预是很多央行面对汇率大幅波动的本能选择,在过去的几年中,俄罗斯央行就曾经大幅度干预卢布的汇率,俄罗斯的故事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卢布的国际地位,俄罗斯是全球第九大经济体,军事实力也排名全球前列,其经济结构相对单一,石油产业是其最为重要的经济支柱。石油出口也是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全球外汇市场上,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在2013年的统计,卢布的交易量排名全球第十二位,占全球交易份额的1.6%,同期人民币的交易量全球占比为2.2%,排名第九。从主要外汇对交易来看,美元兑卢布的交易量在2013年排名全球第十。从这些指标来看,卢布是全球重要的交易货币之一。

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从2013年年中的高点5300亿美元,下降至2015年9月的3600亿美元,其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央行在外汇市场的干预行为。与此同时,卢布兑美元的汇率从2013年的1美元兑31卢布贬值至1美元兑66卢布,贬值幅度超过一倍。但从效果来看,俄罗斯的外汇市场干预最多只是延缓了卢布的贬值,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趋势。

从俄罗斯央行公布的干预记录可以看出,尽管市场在2014年年底由于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开始关注卢布贬值的问题,但事实上俄罗斯央行的干预举动从2013年已经开始,2013年全年,俄罗斯央行在市场上至少动用了250亿美元来捍卫卢布汇率,同期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从年中高点的5300亿美元下滑至年底的5000亿美元,两者的变动幅度相当。卢布对美元的汇率当年也几乎在30-33之间的区间窄幅震荡,某种程度上表明俄罗斯央行的干预举动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随后伴随着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冲突严重,美国和欧盟也开始逐步卷入,这导致了市场对于俄罗斯政局动荡的担忧,卢布也在2014年3月左右出现10%的贬值,至1美元兑换36卢布,同期,俄罗斯央行的干预力度开始加大,2014年1月和2月,俄罗斯央行分别动用了70亿美元和60亿美元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到了3月份的干预力度明显加大,当月就动用了220亿美元,此后卢布出现了一定的升值,并在年中回到了1美元兑换34美元的水平。从2014年6月至2014年9月,由于汇率相对稳定,俄罗斯央行没有对市场进行干预。

然而,市场上仍然暗流涌动,从2014年年中开始,油价从100美元的高位开始下滑,到了9月突然穿断崖式的下跌,到12月底,油价在半年内跌幅将近50%,这成为了卢布真正噩梦的开始,到2014年12月底,卢布兑美元大幅贬值至1美元兑60卢布的水平,期间俄罗斯的经济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全年经济增长率从2013年的1.3%下行至2014年的0.6%,伴随经济下滑和货币贬值的,是通胀的不断上升,到2014年年底,俄罗斯的通胀率已经超过两位数,几乎是年初的一倍。

面对卢布的贬值,俄罗斯央行在2014年10月份再次动用了27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市场进行干预。到了11月份,俄罗斯央行的干预力度明显减小,当月仅动用了不到8亿美元进行市场干预,但卢布贬值趋势不减,到了12月,卢布从48一线跳升至60的水平,在1个月内的贬值幅度超过20%。2014年12月,俄罗斯央行动用了110亿美元。

同时,俄罗斯央行通过大幅度加息来提高做空卢布的成本,2014年11月,俄罗斯央行从关键利率从8%上调至9.5%,这样的一个大幅度的升息也让市场开始担忧俄罗斯经济的前景。与此同时,俄罗斯央行的声明也透露出“将允许卢布汇率自由浮动,不会无限度干预外汇市场”的意味。2014年12月,俄罗斯央行两次加息,将关键利率从9.5%的水平大幅上调至17%。而这时候,市场的分析人士都很清楚,俄罗斯经济在短期内难以恢复,超高的利率尽管可以打击做空力量,但对整体经济的侵蚀也将是长期的。

到了2015年1月份,俄罗斯央行最后一次使用了20亿美元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此后再无行动,有意思的是,卢布汇率将近1美元兑70卢布的高点逐步值至年中的1美元兑50卢布的水平左右,但伴随油价的的进一步下跌,俄罗斯经济陷入衰退。从6月开始,卢布再度出现贬值,并一路下跌至9月份的66卢布兑一美元的水平。

在2014年当年,俄罗斯动用了700亿美元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但俄罗斯过度依赖能源的经济结构,导致了其经济基本面快速的恶化。尽管市场已经习惯于卢布汇率的大幅波动,但留给俄罗斯的却是经济衰退和通胀高企。

在卢布汇率大波动的几年中,中国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损失,由于汇率波动较大,以及这些企业对汇率管理的忽视,导致了企业销售产品就亏损的窘境。大量企业因此被迫停止在俄罗斯市场的销售。

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是市场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央行尽管手握大量的外汇储备,但干预汇率并非长久之计,同时按下葫芦浮起瓢,汇率看似稳定,但对经济可能造成很多的扭曲效应,因此根本上来说,中国仍然需要通过加速改革,改善整体经济基本面的状况,并提振市场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采取过多的行政性手段来避免人民币贬值,事实上只能改变市场的短期方向,并不能改变市场的预期。此外,中国企业也需要改变“不愿意管理汇率风险”的习惯,否则最终的重担将全部落在央行身上。

中国石油巨亏近300亿,负责人对此有何表示?

今年上半年,油气行业市场形势突变,油气需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萎缩,国际油价出现历史罕见的断崖式下跌,全球油气公司经营压力骤增。国内油气行业占主导地位的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601857.SH,下称,中国石油)也未能幸免,今年上半年亏损严重。

根据8月27日中国石油公布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实现营收9290.45亿元,同比下降22.3%;净亏损299.83亿元,同比下滑205.5%。其中,一季度亏损162.3亿元,二季度亏损137.53亿元。而去年同期则盈利284.23亿元。

分板块看,亏损主要来自于炼油与化工板块和销售板块。勘探与生产、天然气与管道板块尽管今年上半年则盈利,分别实现经营利润103.51亿元和143.72亿元,但仍旧难平炼油及销售的巨额亏损。根据中国石油2020年半年报,炼油与化工板块经营亏损105.4亿元,其中炼油业务亏损136.44亿元、化工业务实现经营利润31.04亿元;销售板块亏损128.92亿元。

中国石油财务总监柴守平在中期电话会上特别提及今年上半年在低油价情况下,天然气产量的双位数增长,并称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国内天然气市场,未来在天然气业务板块要加大上游国产天然气的生产力度。

对此,中国石油相关负责人在电话会上表示,上半年中国石油待缴风险准备金接近130亿元,已计入当期成本,公司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

内容参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