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成品油价格走势-通货膨胀原料涨价
1.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发生的两次通货膨胀及其原因?
2.成品油(汽油、柴油)调价跟CPI有什么关系?跟银行加息有什么关系?希望能举现实例子讲解。
3.为什么金融海啸来了物价会变化那么大?
4.国内油价再度上调,是否有上涨到10元的趋势?
5.国内成品油是怎么定价的?
6.油价上涨对整个社会有什么影响?
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发生的两次通货膨胀及其原因?
面对10月份高达4.4%的CPI数据,面对80%以上的商品涨价,我们岂能坐以待毙?尤其是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抢购风的工薪族,仿佛如临大敌,变身“海豚族”再次疯狂地囤米、囤油、囤鸡蛋;而富裕的人们则蜂拥“抢金”,逼得金店一再推迟打烊,直到捧着金砖金条回家才安心。不过,我们并不希望人人都变得如此疯狂,本期《封面文章》告诉大家,保卫钱包要有理性!
如今大多数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降低,单靠囤积来保卫财富,效果毕竟有限,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所以更主动的应对方式是,在通胀时期利用资本市场随胀而涨的特性,在资本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分享其中的收益。一般而言,在通胀预期之下,大宗商品、黄金、楼市和股市是投资的“四大金刚”。由于当前楼市正遭遇史上最严厉的政策调控,因此,我们不妨改以具有战略性眼光的提前消费,有的放矢地抵御通胀。
面临通胀之忧的人们,如果再不积极理财,财富就将在不知不觉中大大缩水了。所以,赶快到11月19~21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的第八届上海理财博览会上来吧!为期三天的展会上,来自银行、基金、保险、证券、外汇、收藏等行业的百余家参展商将汇聚一堂,齐齐为你出谋划策,帮助你保卫钱包,成功地做个通胀赢家
通胀来了
提要:物价上涨,正像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样,不再局限于绿豆、大蒜这样个别的农产品,而是向衣食住行全方位渗透,向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部分蔓延。毋庸置疑的是,通胀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很有可能的是,通胀还将继续延续,甚至明年达到高峰。
鸡蛋涨价!蔬菜涨价!苹果涨价!服装涨价!……
“豆你玩”、”姜你军”、“蒜你狠”已成常态,更有“糖高宗”、“棉里针”紧跟其后,人人都在抱怨,“苹什么”涨价无休无止?
物价上涨,正像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样,不再局限于绿豆、大蒜这样个别的农产品,而是向衣食住行全方位渗透,向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部分蔓延。
这不是通胀是什么?这就是通胀!
这一次,通胀是第三次的“狼来了”,真的来了!
涨价无处不在
11月11日,发改委公布了10月份的CPI数据,4.4%的数字既让人吃了一惊,又似乎在意料之中。令人吃惊的是,今年前9个月的CPI的数字还在3%一线,如今竟然跨上了4%的线上,似乎还在向5%的警戒线挺进。意料之中的则是,人人都感受到涨价无处不在,CPI不走高怎么可能?
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显示,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31种受监测产品中,近80%的价格上涨。监测食品包括蔬菜、粮油、鲜肉类及水果共31个产品。统计数据显示,与9月份相比,共24种产品价格呈不同程度上涨,约占统计总品种数的80%。10月份,大中城市黄瓜、西红柿、油菜等15个主要品种蔬菜平均零售价格为每500克2.41元,比9月上涨10.1%。
在棉花价格大涨的带动下,下游产品的“衣”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在两个半月的时间内,国内标准棉的现货价格就从1.8万元/吨上涨到2.8万元/吨,创11年以来的新高。作为终端产品的棉织品、服装等价格则上涨了10%~30%,羽绒服的价格上涨最为显著,与去年相比市场平均价格提高了两到三成。
10月,发改委上涨成品油价格,一些城市再次出现了柴油荒的局面。成品油价格的上涨,不仅提高了人们出行的成本:加油更贵了、燃油附加费提高,更重要的是还将继续传导至工业、旅游等行业,引起工业产品、农产品、服务产品等价格的再一轮上涨。
涨价,正成为近期生活中影响最普遍的关键词;涨价,让我们钱袋子的购买力越来越低;涨价,让我们越发感受到通胀的威力和压力。
CPI为何还是温吞水?
一直以来,人么都是拿CPI指数作为衡量通胀率的指标,可是对于CPI的诟病也不绝于耳。这边厢,物价上涨早已铺天盖地;那边厢,CPI数字往往还是温吞水,不紧不慢地慢慢升呢?CPI的涨幅与人们切身感受到的物价上涨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CPI数据的来源与构成。目前,中国的CPI统计中主要包括8大类商品,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居住。对于8大类商品,配以不同的权重,如权重最高的为食品类,配以的权重为34%;权重最低的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权重为6%(每年统计局会根据居民消费支出情况对权重进行微幅调整)。在此基础上,统计部门根据抽样选出近13万户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习惯,在8大类中确定262个基本分类,并选出600种左右具体商品和服务,进行经常性的定期调查。
因此,产生实际感受与CPI落差的第一个原因在于,房价并不属于CPI的计算范围。在CPI的编制过程中,居住费用指的是租房的实际房租,自有住房的房屋贷款利率、物业费,建房及装修材料,水电、燃料等。房屋价格则作为投资,不计入CPI的统计中去。因此,首先是租金而不是房价被计入CPI的统计中,其次居住这一项目中CPI统计中占的比例也很小,为13%左右。造成的结果便是,房价的迅猛上涨在CPI数据中并未体现。
第二个原因在于CPI指数并没有对不同收入居民进行有效区分。我国采用总体CPI、城市居民CPI和农村居民CPI三个指标,并不能体现出不同收入居民消费习惯和权重的不同。在其他国家和经济体当中,往往会对不同的目标人群报告多种形式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如在香港特区,就根据收入的低、中、高,分别报告CPI(A)、CPI(B)、CPI(C)。相对来说,按照目标人群和消费习惯来统计的价格指数与人们的实际感受就会更加贴合。
近期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中国研究主管、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在参加财新专家圆桌——“通胀离我们有多远”时就表示,由于统计方法带来的误差,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CPI数据低估了2个百分点。考虑到真实的CPI,沈明高认为,中国的通胀容忍度为4%~6%的通货膨胀,超过6%就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如果统计局的数字CPI达到4%就已经很高了。”沈明高说。
谁带来了通胀
大量的货币供给,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给出了通货膨胀的最基本原因,“简单来说,货币的大量发行是通胀的必要条件,而新兴经济体的复苏则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了预期。由于新兴经济体是大宗商品的主要需求国,因此就形成了通货膨胀的充分条件。两者相加,最终导致了此轮通胀。”
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之后,全球的主要央行相继采用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以达到刺激经济复苏的作用。据美银—美林证券的估计,在首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中,包括原油、铜以及贵金属等商品价格上涨了约15%。11月,美国再度推出了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定量宽松”计划。由于美元的供给量大幅增加,将导致美元贬值。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传导,通胀波及到生活中的多个层面。
另外一方面,由于货币泛滥,全球投机资本大规模流动,并不断输入到新兴经济体中,引发全球性的资产价格上升,带来资产泡沫。
在中国这个独立的经济体内,除了通胀的输入和全球资本的流入,自身飞速增长的广义货币M2也推动了通胀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自2002年以来中国广义货币M2的年均增长率保持着23%的水平,截至到今年9月底,M2的供应总量达到了69.64万亿元。在经济学界,一般采用货币供应量和GDP的比值来衡量货币是否超发。目前来看,西方发达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和GDP的比值在1以下,而新兴市场国家则相对较高,货币供应量一般为GDP的1~1.5倍,超过2倍的很少。但到2010年9月底,中国的GDP总量为26.866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GDP的2.6倍。以此指标来衡量的话,中国的货币已经属于绝对超发。
国金证券首席分析师金岩石有个很形象的比喻,“我们身边所有的消费品和投资品,都可以装在一个木桶和水池里。”木桶里装的是衣食住行,事实上,也这就是CPI数据所涵盖的主要对象,而水池里是股市、楼市、政府投资、奢侈品等,我们可以把水池理解为资产市场。“央行增大流动性,也就是投放货币,只有两个选择,木桶或者水池。”如果流入“木桶”,势必引起衣食住行等物价上涨;如果注入“水池”,就会使得股价、楼价上涨,形成泡沫。事实上,今年以来由于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推出,楼市内涌入的资金被挤出,股市等资本市场也未形成大规模的上涨,因此大量资金流入到“木桶”中,像今年以来所发生的“豆你玩”、“蒜你狠”等现象就是典型的例子,并通过价格传导机制推及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带来物价的上涨,推高通胀的压力。
另外一方面,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结构调整本身就具备通胀性质。沈明高指出,如“十二五”规划里面,未来家庭收入的增长要超过至少不低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这就意味着消费需求的增加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因此,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通胀,既有全球性因素,又与我国的货币发放量、经济发展模式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毋庸置疑的是,通胀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很有可能的是,通胀还将继续延续,甚至明年达到高峰。
积极应对通胀
摆在我们面前最现实的问题便是,如何在通胀的背景之下开展一场成功的财富保卫战。通胀一直是财富最大的敌人,原因很简单,通胀使得我们手中的货币购买力下降,我们的钱越来越不值钱。在通胀加剧时,这一作用更加明显。如近期物价上涨如连续剧般上演,不仅对低收入居民产生了影响,中等收入的家庭也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传统最简单的做法是“囤”和“省”。“海豚(囤)族”是近期涌现的一个热门词汇,到超市抢购食用油、大米、面粉、卫生纸这些保存时间略长的生活必需品,囤积起来避免价格上涨的风险。通过团购、寻低价等方式采购无法保存的产品,如蔬菜、餐饮等等,以达到节省开支的目的。
“海豚”和“”们并没有错,但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在总支出中占到的比例已经越来越小,尽管在通胀的背景下这些方法起到保卫财富的目的,可是效果有限,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
更主动的应对方式是,在通胀时期利用资本市场随胀而涨的特性,将现金尽可能地转换为实物资产,在资本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分享其中的收益,这样我们的财富不仅不会缩水,还有可能战胜通胀的脚步,成功地做个通胀赢家。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让我们的餐桌越来越贵,作为消费者,我们不得不承担食用油、糖、蔬菜、肉类涨价给我们带来的支出增加;但是作为投资者,我们可以从大豆、糖、玉米等大宗商品市场上获得高得多的收益回报。值得欣喜的是,随着投资途径的完善,无需把成吨的大宗商品“囤”起来,普通的个人投资者就可以通过QDII、商品指数基金等方式参与到大宗商品市场上。一进一出之间,哪个利益更大?
黄金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本轮通胀由货币超量发行引致,来自世界黄金协会的研究报告表明,黄金价格与货币发行量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当美国的货币供应量每增加1%时,会带来黄金价格0.9%的上涨。当美国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推出,国际金价便触及了1400美元/盎司的整数关口。当然,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有很大,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黄金应对通胀的功能值得投资者重视。
从股市的表现看,围绕通胀主线也产生了诸多投资机会。一方面,在资金推动的通胀中,资本市场有望获得提升,适度的通胀水平将有助股市保持重心稳步上移的趋势;另外一方面,股票市场上一些受益于通胀的上市公司有望获得良好的表现,像“煤飞色舞”、近期走强的农业、医药板块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尽管从理论上说,房地产市场属于通胀的受益板块,投资房产可以起到抗通胀的目的。但是从目前的宏观政策环境来看,投资房地产市场面临着较大的政策风险。今年以来,严格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接踵而至,包括限购令、较高的贷款利率成本甚至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投资者还要面对更高的税务成本等,因此短期来看,房地产投资难当抵御通胀的大任。
经济专家如何看通胀
提要:目前的通胀是怎么形成的?通胀未来会如何发展?这是每一个深感通胀之忧的人都关心的问题。对此,经济学界的专家们从各自的角度作出了精辟的剖析。
经济复苏后和货币超发招致通胀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说到通货膨胀的原因,国际和国内其实基本一致,就是由于货币的大量供给。从国际上看,西方的主要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日本,直到目前为止仍在货币“量化宽松”的道路上往前走,这就直接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提供了条件。而中国国内亦是如此。据统计,2009年全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约是2008年的2倍,信贷规模可谓空前绝后。
在这样全球经济刺激的背景下,一些没有受到金融危机正面冲击的国家,主要是新兴经济体实现了率先复苏,这就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提供了充分条件。
因此简单来说,货币的大量发行是通胀的必要条件,而新兴经济体的复苏则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了预期。由于新兴经济体是大宗商品的主要需求国,因此就形成了通货膨胀的充分条件。两者相加,最终导致了此轮通胀。
对于未来通胀的预期,新兴经济体率先复苏后率先进入了政策紧缩期,但遇到的挑战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的货币政策还相当宽松,因此即使未来政策紧缩,国内资产泡沫化的压力和国际化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仍会存在,通货膨胀无法快速减弱。
其实目前的通货膨胀在我们的预料之中。2010年的通胀水平总体温和,3%左右的目标可以达成,而真正的挑战是在2011年,通胀仍有向上走的趋势。此轮通胀可能要持续到2012年上半年左右。
对于目前国际的通胀环境,从静态看,新兴经济体正面临通胀压力,而发达经济体正面临通缩压力,但是展望未来,全球都面临着通胀的压力。美国最近发行的通胀保值债券(付息水平根据上一年CPI来调整,有对抗通胀的能力)出现了负利率,这就表示这一债券在市场上受到疯狂抢购,也就意味着市场未来通胀预期非常强。不难看出,即使美国这样静态看仍有通缩风险的国家都有着如此高的通胀预期,未来全球的通货膨胀应该可以预料。
在美国这样全球本位币国家大规模量化宽松、让美元贬值的情况下,新兴经济体未来最大的风险是资产泡沫化风险。但是资产泡沫的水平往往是无法确认的,政策也就无法采取前瞻性行动,甚至会出现失误。所幸现在出现了通胀,加息政策随即出台,这样也就减小了未来货币政策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三大货币“注水“让货币变得不值钱
孙立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看待此轮通胀,首先要回顾到美国在金融危机前大搞的金融创新。当时美国的金融创新助涨了资产泡沫,人们手上的票子得以迅速增长,甚至超出了财富能力。当危机突然来到时,原本具有相当购买力的票子变成了不良资产。
其实,这场金融危机可以把货币泛滥的问题解决,但是各个国家都没有采取“硬着陆”的方式对待危机,反倒采用注资的方式不让金融机构、大企业倒闭。”金融危机原本可以使不着边际创造的货币收回去,但事实却让本来应该失去的债务关系复活了,2008年前创造的大量货币并没有减少、消化。
而导致此轮通胀的导火索,就是美国连续的宽松货币政策让人们对钞票不再信任。他说到,从前金本位时,钞票的价值由黄金决定,而现在,全球货币的价值由三大货币决定,即美元、欧元、日元,三大货币的注水就让货币变得不值钱。
当人们觉得金融资产已经泛滥、不靠谱的时候,就会把原本投资金融资产的资金转而投向农产品、铁矿石、大宗商品等等,例如我们熟知的金融大亨索罗斯、巴菲特都已经开始投资硬财富寻求收益,这也就导致了上游资源价格的上涨,从而引起下游投资环境、消费环境一起涨价。其中,投资环境涨价是指企业成本增加,令其不得不把成本转嫁到生产的最终产品上,形成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老百姓会因为农产品涨价,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物价上涨了,而这些老百姓中,有一些还有转移成本的能力,比如他本身是一个商户的经营者,那么在他发现生活开支增大后,即便自己本身不是生产者,也会抬高出售商品的价格,以对冲物价上涨给他带去的影响。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全面的物价上涨。
不过,票子泛滥的欧美国家并没有出现通胀,反而是大宗商品所在国不得不提前加息。由于资金回流增加,铁矿石出口国澳大利亚不得不加息,而制造业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都在升值,海外资金的涌入会造成资产泡沫,所以这些国家同样不得不率先采取加息政策,这就给世界经济未来复苏带来不透明性。不单是欧美国家金融危机来了,现在在在前一轮危机中没有受害的国家全都卷进去了。
只要美国不放弃宽松量化的货币政策,那么全球通胀将没有安宁的可能性,未来通胀只会越来越严重。只有当欧美、日本放弃低息政策,大量热钱流入新兴市场国家的趋势才会减缓,世界经济才会复苏。当生产成本稳定时,企业的利润就可能上升,就业情况亦会好转,人们的生活才会变好。
明年通胀压力可能更大
李伟(渣打银行中国区经济学家)
从数据方面看,食品价格的上涨是主要因素,而且这种上涨并没有显示出放缓的迹象,明年通胀压力可能更大。
即便今年年末通胀有所放缓,也只会是短暂的,2011年国内的通胀情况将进一步加剧。可以说,现在只是处于通胀的起步阶段,因此有必要对利率进行调整。国内通胀的产生,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欧美国家的货币宽松政策。虽然食品价格的上涨中,有一定的投机性因素,但整体而言是受到国内经济复苏、需求提升、流动性充裕的影响。
各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是有互相影响的,就以房价上涨为例,人们会感觉到收入在相对贬值,为了提高收入,农民可能就要提高农产品价格,商人就会提高商品卖价,也就随即产生了互相涨价的情况。抑制通胀需要全面的管理手段,而不能寄希望于只控制某种单一商品的价格。
由于资产价格的泡沫会有渗透效应,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手段抑制泡沫的生成。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离不开各种商品价格的平稳。目前政府采取加息的手段,对抑制资产泡沫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在长远来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由记者根据各位专家的观点进行整理)
战通胀之利器四大利器
提要:一般而言,在通胀预期之下,大宗商品、黄金、楼市和股市是投资的“四大金刚”。由于楼市正遭遇史上最严厉的政策调控,所以我们另外提出,以具有战略性眼光的消费来战胜通胀
1.股市――温和通胀带来投资良机
“资金放出来,即使不是水也是油,最后一定要在什么地方鼓起来。如果投资不能跑赢CPI,便是购买力下降了,因此,我们需要投资。”北大一位教授如是说。
而货币的泛滥最终结果就是导致明显的通货膨胀,从“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到“苹什么”……如今,物价上涨已成不争的现实。而伴随着各种物品的轮番涨价,老百姓的通胀焦虑感日发严重:手中的钱越存越不值钱,该怎么办?投资什么才能抵御通胀?
股市是抵御通胀的利器
一般而言,在通胀预期之下,大宗商品、黄金、楼市和股市是投资的“四大金刚”。然而,以大宗商品为标的和期货市场非普通百姓涉足之地;黄金已经连创新高,达1420美元以上,颇有些“高处不胜寒”的意思;楼市正在遭遇史上最严厉的政策调控,此时买入显然时机不佳。因此,相比较而言,股市是时下最为通行和便利的,抵御通胀的投资利器。
事实上,无论在美国还是日本,股票都是最能抵御通货膨胀的工具。在股票实际收益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上,西方各发达市场虽有所不同,但大多数股市有着相似的经历:在通胀水平较高时,股市实际收益率与通胀水平呈现负相关;而在通胀水平温和时,股市实际收益率与通胀水平呈现正相关。而不同的通胀阶段,股市的表现不一,相关板块的表现也同样不一。在经济刚开始复苏,通胀预期有所抬头的时候,有色、煤炭等资源类股票都值得关注。而到了经济逐步走向繁荣,通货膨胀却处于温和期,各个行业都有较好表现,金融、地产等行业表现更为明显。而在恶性通胀期,投资机会就会减少,这时需要选择一些跟CPI关系的不大的行业,比如科技创新、医药类行业。
由于我国股市历史还较短,没有太多的规律性可以总结。但从最近通胀与股市来看,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CPI显著上涨过程中,上证指数表现就有较好表现,股指从不到2000点攀升至6000点。然后,全球遭遇了金融风暴,通胀一下转为通缩。而在政府推出4万亿的刺激政策后,危机很快过去。2009年初,通胀又开始抬头,而股市也出现了一波像样的牛市。
因此,投资者应该充分意识到通货膨胀所衍生的投资机会,规避通货膨胀的压力,实现资本的保值与增值。
谁最抗通胀?
抗通胀将是四季度,更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股市投资的主基调。而按常理,在通胀的初期和中期,股市会出现一次趋势性的上涨,然而,投资者需要警惕的是:“股票是最好的抗通胀品种”,并不代表所有股票均能抗通胀,只有极少数股票能抗通胀,多数夹在中间的、资本支出庞大的制造业股票不仅不能抗通胀,而且会受到通胀的严重伤害。那么,究竟哪些行业和板块属于这“少数派”?
首先,是与大宗商品有关联的资源类板块和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板块。近段时间以来,由于通胀的不断加剧造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水涨船高,而近期农产品又接过了涨价大旗,因此农产品相关股票也有相应走高。但分析师提醒投资者,由于前期资源类股票如有色金属、煤炭等涨幅过大,虽然中期较为看好,但短期来说可能调整继续。投资者应耐心等待合适介入时机出现,并且要根据央行和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动随时做出调整,以免蒙受损失。
其次,是大消费板块。大消费概念板块包括汽车、家电、医药、零售百货、服装、食品饮料等,从“十二五”规划来看,大消费板块将成为“长期关注的焦点”。其中,医药行业最应值得关注。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老龄化加速、预期寿命的增加,使医药行业进入了发展“”时代。今年1~8月医药工业实现收入6976亿元,利润总额7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21%、35.58%。盈利水平创近10年来的最高。对医药板块中重点关注有产品特色的公司。可以说,特色意味着差异化,差异化意味着稀缺,稀缺意味着垄断,拥有特色的产品,就拥有了得天独厚的竞争力。如云南白药、片仔癀、独一味、东阿阿胶、奇正藏药这样的传统民族特色产品;妇科千金片(千金药业)、复方丹参滴丸(天士力)、速效救心丸(中新药业)等一批专科强势品种;自主研发或独家、首仿、疗效具有突破的专科化学制剂、生物制剂(如恒瑞医药的瑞格列汀、三家企业正在研发的治疗性乙肝疫苗);像独家生产、品牌优势明显的非处方药(如三九医药的三九胃泰颗粒)。
其次是公用事业类板块。公共事业类上市公司处在自然垄断之下,业绩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一般所说的公用事业板块包括电力、交通设施、供水供气等行业,这些行业在2010年经济成长的过程中,业绩收入稳定增加,未来成长性良好。此外,在通胀中,由上游传导而来的涨价潮也波及公用事业行业,如用电将实行梯度收费等,而调价将确保该行业的利润免受原材料上涨的挤压。
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合适的股票,在合适的价格才能抗通胀”,而非“所有股票、不论价格均能抗通胀”。 通胀预期不是仓促决策的理由,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考虑股票的质地及介入价格,而经过四个多月的上涨,很多股票已价格不菲。而在没有合适价格、足够安全边际的可交易证券之前,一定要将钱包看得紧紧的。
2.大宗商品――多种方式参与商品基金
除了股票,大宗商品是对抗通胀的又一大类投资工具。
2010年三季度以来,伴随全球通胀预期的升温,国际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代表大宗商品走势的CRB指数上涨4.81%,大宗商品迎来普涨行情,其中涨幅居前的为棉花、白糖和橡胶等软商品,如纽约棉花、原糖期货涨幅为22.92%;其次是农产品,芝加哥玉米、大豆和小麦分别上涨17.67%、10.91%和6.41%,豆油期货上涨9.34%。可以看到的是,与通胀相关的资产价格正节节走高。
成品油(汽油、柴油)调价跟CPI有什么关系?跟银行加息有什么关系?希望能举现实例子讲解。
不管是什么商品,其价格都会对国内CPI指数造成影响,而CPI指数过高,就会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国家为了控制通膨就是为了防止经济过热,从而控制采取银行加息的政策给货币市场降温。你提及的这些关键字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为了方便你理解,我简单说明一下近期CPI、成品油之间的关系吧。今天是2011年5月12日。这篇文章也刚好是近期的作品,希望能让你简单了解一下其中的关系。
题目:《5月原油以及成品油调价》
新闻背景: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四月主要经济数据。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环比上涨0.1%。4月份食品同比上涨11.5%,非食品上涨2.7%。4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8%。1至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2716亿元同比增25.4%。在巨大通膨压力背景下,国内成品油市场定价又将何去何从?
据消息得知,截至4月30日当周,美国失业人士增加4.3万人,至47.4万人。而道琼斯能源社之前的经济调查显示,预计失业人数将将少1.9万,而之前一周的失业人数也修订为增加。美元在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公布利率决定后大幅上涨,加剧了原油期货的跌势,由此,5月5日国际原油期货连续出现破位暴跌行情,原油的暴跌也终止了国内成品油市场一如既往的推涨势头。
在经历原油暴跌行情后,WTI期货盘面随即呈现了报复性触底反弹,截至2011年5月10日收盘,纽约商交所六月轻质低硫原油期货上涨1.33美元,至每桶103.88美元,涨幅1.3%。伦敦洲际石油交易所(ICE)布伦特原油期货涨1.73美元,至每桶117.63美元。国际原油的触底走高也引发市场投机行为的深度思维,中宇分析师申涛认为,市场过度投机使得油价剥离市场实际价格走势,但投机的最终目的仍是套利,国际原油中长线看涨趋势不变,受前期的国际原油暴跌影响,目前WTI期盘较容易吸引资金再度回归,以此实现短线油价呈现触底V字反弹。
中宇油品分析师申涛称,根据目前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当国际油价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到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如果国际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就会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针对成品油调价,目前依旧坚持22+4的成品油调价原则,据统计,截至5月10日三地原油连续22日移动加权均价每桶119.154美元,基准22日均价每桶112.10美元,较4月5日基准价涨6.29%,成品油零售调价窗口已经满足上述条件,但是,截至笔者发稿时间,发改委并没有如期推涨国内成品油最高零售价,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促使发改委推迟成品油调价时间表呢?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四月主要经济数据。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环比上涨0.1%。中宇油品分析师申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膨压力以及原油暴跌是本次成品油推迟调价的主要原因,于此同时,6月农机用油预期增加,推迟成品油调价可稳定国内物价,减轻物流以及通膨压力,以及保证粮食安全等种种利好,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也不排除发改委放弃5月成品油调价的可能性。
为什么金融海啸来了物价会变化那么大?
你分析的不错,其实是一个时间和趋势的问题,当前经济恶化,会导致外部需求急剧减少,而同时现在价格居高位, 所以钢铁,煤炭在未来日子里,价格是会下降的,
但你后面就犯糊涂了,正是因为通货膨胀导致的经济恶化,也就是说,是这样一个过程,一开始是,价格很低的,然后价格慢慢高了,我们管它叫通货膨胀,不是通胀导致价格上升,是价格上升是通货膨胀的标志.
当CPI开始向下走,而PPI却不断向上攀升,此时,经济就开始步入衰退期,因为CPI的下降表示总需求开始收缩,而PPI的攀升则显示经济规模的扩大已经受到上游行业或者资源的约束。
目前,全球经济都面临下滑,外部需求会急剧减少,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又处于高位,这会导致企业盈利状况发生恶化,盈利下降将导致消化PPI 的能力减弱;其二,目前中国总需求增长已趋稳定,供求总量关系大体平衡,终端产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单从总需求的角度来看,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推动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难以快速传导到生活消费品价格。但随着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价格上升、社会环境成本不断加大等因素变化,近两三年来企业盈利状况发生恶化,企业盈利状况的恶化又导致一些行业的部分企业面临两种选择——亏损或提价以维持盈利,企业亏损会最后导致企业关门倒闭,这又会导致全社会的就业状况发生变化,提价则将加大PPI 和CPI 上涨的压力。
目前,全球经济已经步入加速衰退的通道,经济的衰退将降低对资源的需求,这将导致价格弹性较为明显的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趋势性下降,国内PPI 未来的压力也将减缓。前期国内石油价格的理顺,对PPI 的传导较为迅速,但在经历两个月之后对PPI 的传导会逐渐衰减。同时国际大宗商品已出现快速的回落,因此,PPI 在未来的两个月内会呈现出拐点,出现趋势性的下降,而此时的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增速将步入此轮经济周期中的最糟糕时期。
经济恶化,你要说半年内的话,是比较不明朗,我们也没有必要比较半年内,因为谁都知道后面肯定是要涨的, 半年内,是看商家他们扛不扛得住, 我倾向于价格继续下跌,然后更多生产钢铁厂家退出来, 一段时间后,价格上升,垄断寡头的定价权就比以前更大了,这在现在有活生生的例子, 我们看高盛养猪, 就可以看到, 它现在是收购养猪行的整条链子, 然后现在猪肉的价格是受国家宏观调空, 价格上不去, 国家给补贴, 但专业户还是觉得亏的, 然后即使未来猪肉降价了,被淘汰出局的是那些小专业养猪户, 比如从5元降到4元, 一批养猪户就不养猪了, 等时间慢慢走,慢慢走, 后来高盛一家独大, 它获得了市场的定价权, 它说5元就5元, 说4元就4元, 因为它有定价权, 我们可以看到, 一个商品的市场, 一旦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其价格, 而是靠一家, 或者一个联盟来定价, 那么无论这个生产厂家现在是亏的,还是赚的, 未来还是会赚回来的, 所以我们说长期来看, 价格是会上升的, 是这个道理, 但是短期来看, 影响的因素太多,如果一定要我预测的话, 我倾向于价格回落, 在短期之内.
国内油价再度上调,是否有上涨到10元的趋势?
国内成品油价格即将调整,这将是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第14次上调。但综合国际油价市场来看,中国油价仍有上涨趋势。此轮油价上涨后,部分地区的95号汽油甚至达到了8元,这对很多车主来说是不小的压力。油价问题不仅涉及到每个居民的日常出行,还涉及到工业生产。因为全球油价在进一步上涨,这意味着油价可能会继续上涨。
有人说,油价可能在一年内翻一番以上。不管这个消息是真是假,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油价一直在持续上涨。除了油价上涨,今年国际市场还迎来了大宗商品价格暴涨。除了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价格也大幅上涨。原油价格已升至每桶80美元,这是自2014年以来的最高价格。原油价格的上涨肯定会影响汽油价格的上涨。原油不能直接使用,要经过几个步骤加工才能成为汽油。
但是原油无论是运输还是加工,都需要很多步骤才能完成。目前原油加工所需的材料和运输价格不断上涨,直接导致汽油生产成本增加。所以我们平时用的汽油价格会上涨。这是关于油价上涨的消息。全国各地的加油站纷纷提高油价。虽然涨幅不是很大,但对于市民来说,很多人加满一箱油的价格可能要高出5~10元。
同时,这也不是今年第一次上调油价,油价可能再次突破7元大关。原油可以说是全球工业体系的命脉和源泉,每个工业体系都离不开它。疫情爆发后,各国经济受到影响,很多国家都放出货币缓解国内压力。这些加印的货币大部分涌入工业系统和能源市场,无形中造成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原油价格的影响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国内成品油是怎么定价的?
我国成品油定价方法主要采取成本加成的方法,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石油市场竞争充分,主要采取的是市场定价法。
国内成品油价格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原料成本(也就是刚才提到的原油价格)、炼化成本利润、政府相关部门征收的税费、贸易商及加油站的成本利润等。
我国的成品油价格结构中,原料成本大约占30%, 48%左右为各种税费,炼油厂成本加利润大约占到8%,剩余部分为贸易商及加油站的营运成本和利润。
我国成品油的税费占比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德国这个比例为57%,韩国为52%。当然,美国大约在30%左右,导致美国是世界上成品油消费最大的国家。高税费一方面是为了抑制石油的消费,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另一方面,成品油大部分用于交通领域,因而高税费也是为了提供足够、稳定的公路维护与建设资金,以解决公路维护与建设筹资的问题。
我国成品油定价受国家管控,采取"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逐月与国际市场价格联动,即国内成品油的价格根据国际油价价格的走势,每十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在十个工作日内,国际油价累计是上涨的,国内油价就上涨调整一次,在十个工作日内,国际油价累计是下跌的,国内油价就下跌调整一次,当汽、柴油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并设置了上下限, 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
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者少提;低于40美元的时候,最高零售价格不再下调,并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调控下限时,成品油价格未调金额全部纳入风险准备金,这便是成品油定价机制中的“天花板价”和“地板价”。
因此,这就导致国际原油价格接连暴跌,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并没有下降多少。
油价上涨对整个社会有什么影响?
考虑到资源价格改革、工业化进程及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原油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将逐步加深。即使从目前的油价水平看,油价对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压力也还没有真正缓解乃至消除。
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各大国经济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来看,原油价格与各国经济增长之间总是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因为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从生产到消费,从成本到价格,从贸易到投资,都会因石油价格波动而受到影响。目前,原油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只是刚刚显现,因此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GDP 增速的影响不太大。而考虑以下因素,原油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在逐步加深:
(1)资源价格改革的最终完成。目前资源价格改革并未真正推进,成品油价格受到管制,如果成品油定价市场化,原油价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更显著;
(2)工业化进程。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原油消费量在快速增长。原油消费量的增长使中国经济增长与油价的关系会更紧密,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将更深入;
(3)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目前,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最大,占比约70%,而石油约21%。如果考虑石油消费量的增长预期和能源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会更大一些。
回到短期上来,近期油价高位回调减缓了下半年乃至明年经济增长下滑的速度。一方面,由于存货等原因,4 月以来高企的原油价格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存在时滞效应,下半年GDP 增速将比上半年减缓,预计下半年在9.8%左右;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在美国不发生飓风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7 月11 日的147 美元/桶很可能会成为今年油价的最高点,油价的回落盘整将增大中国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即油价回调将减弱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将减缓对经济增长回落的冲击。
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从目前的油价水平看,油价对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压力还没有真正缓解乃至消除。2009 年通胀的高低依然有赖于油价水平。从短期看,油价回落将大幅减轻成品油价格上调的压力并进一步确认下半年中国CPI 的下降趋势。
我国现行的CPI 由八大类商品构成,大致的权重是:食品约33.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约14.5%;居住约13.2%;交通通讯约9.3%;医疗保健个人用品约11%;衣着约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约4.4%;烟酒及用品约5%。八大类商品的权重这几年有微小的变化,但大致如此。从CPI 的构成来看,石油并没有直接的权重,但构成CPI的各类商品及服务大多直接或间接消费石油相关产品。
石油价格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中国CPI。直接途径是影响CPI 中交通运输和水电燃料等消费价格,其影响大小取决于成品油的价格和价格管制程度以及它们在CPI 中的权重。间接途径是通过影响石化中间体和成品油等生产资料价格来影响CPI,影响大小取决于企业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程度。根据国际能源署、OECD 经济部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研究部合作研究的报告,在没有价格管制的情况下,如果国际石油价格每桶上升10美元并持续一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将上升0.8 个百分点。
6 月20 日,成品油和电力价格上调,缩小了和国际成品油的价差,但对非食品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形成一定的上涨压力。如果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国内外成品油价差进一步拉大,很可能迫使我国加快调整成品油价格,从而对初步缓解的通胀形势形成新的压力。而油价的调整将缩小国内外成品油价差,也将带动其它石油化工产品价格的回落。截至8 月8 日的数据显示,国际成品油价格随油价大幅下跌,美国成品油价格跌幅超过10%,新加坡成品油价格跌幅超过14%。国内汽油、柴油、航煤油不含税价格与国际分别倒挂811元、1339元、1034 元/吨,差价幅度分别为13.1%、19.6%和14%。一个月以来随着油价的大幅下跌,国内外成品油价差大幅度收窄。
油价回落也会带动其它能源价格的回调。近期,国际油价回落带动国际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截至8 月8 日,国际天然气价格已经从6 月份的12.68美元/吨 均价回落到8.22美元/吨,近一个月其价格跌幅高达37.63%。天然气价格的下跌最终影响到国际国内尿素价格出现回落,跌幅分别为1.44%和1.21%。尿素价格回落将降低粮食生产的成本,从而减弱下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动因,减缓下半年CPI 的上涨压力。
更为重要的是,油价回落将大幅减轻成品油价格上调的压力和上调预期,削弱了非食品类价格上涨的驱动力。从而进一步确认下半年中国CPI 的回落趋势。
对相关行业盈利状况的影响
高油价直接抬高企业原材料成本并间接抬高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对企业利润造成挤压。在未来的2-3 年,企业经营状况的根本改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油价高低。而从下半年来看,油价回落缓解了企业成本压力但盈利状况难以改善。
从油价波动下石油消耗前十位的行业的成本波动来看,如果油价提高50%,则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煤气生产供应业、电力热气生产供应行业为了弥补成本上升将要求分别提高价格50.75%、8.04%、6.95%。但是,由于价格管制的存在,成品油、煤气、电力往往不能按照成本上涨幅度定价,因此油价大幅上涨实际上形成了对这类行业的利润挤压。同时,从经济史来看,高油价往往伴随全球性的经济调整。全球经济调整和将原料价格上涨转嫁给最终产品价格方面的困难将对工业企业的支出(包括固定投资和存货)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从而造成利润的下滑。而油价下跌能缓解各行业的成本压力。
油价波动对各行业的影响程度不同,影响的时滞也不同。同样,各行业对油价的反应速度和敏感性也不相同。而成品油价格的管制会改变部分行业对油价的敏感程度和行业盈利状况。结合各行业石油直接消耗系数的情况,并根据产业链上、中、下游间原材料成本的传导,我们分析了成品油价格管制下的油价下跌或上涨情况下相关行业盈利状况的变化。总体而言,对油价波动不敏感的行业主要有医药健康护理、文化娱乐、通信服务及设备制造、金融保险、食品饮料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